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政策驱动新行业发展(政策驱动新行业发展的措施)

2023-10-27 12493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有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有那些
  2.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发展
  3. 储能:新能源发展+政策双轮驱动,三条主线收益,行业步入快车道

1.粮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

  

4.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和养殖技术开发及应用

  

6.农作物、家畜、家禽及水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遗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

  

7.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

  

9.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以及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技术开发

  

11.农用薄膜无污染降解技术及农田土壤重金属降解技术开发及应用

  

12.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研究开发

  

13.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6.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8.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

  

19.农、林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以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应用等

  

1.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及干支流控制性工程

  

8.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应用

  

12.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

  

13.大中型灌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

  

14.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制造

  

15.水情水质自动监测及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

  

2.120万吨/年及以上的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

  

3.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等)防治

  

4.工业及生活用环保型煤开发及生产

  

6.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7.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

  

8.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

  

10.煤炭高效洗选脱硫技术开发及应用

  

11.节水型选煤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

  

12.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及利用

  

13.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

  

14.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应用及装备制造

  

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

  

3.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以及热、电、冷多联产

  

4.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

  

5.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7.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

  

8.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或劣质煤发电

  

12.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

  

13.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

  

16.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及应用

  

1.黑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

  

2.炭化室高度6米以上、宽500毫米以上配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的新一代大容积机械化焦炉建设

  

3.煤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工艺技术应用

  

4.干法熄焦、导热油换热技术应用

  

5.120万吨/年以上大型链篦机回转窑和带式球团焙烧机等氧化球团生产

  

6.15万吨/年及以上直接还原法炼铁

  

7.先进适用的熔融还原技术开发及应用

  

8.废钢加工处理(分类、剪切和打包,不含炼钢)

  

9.合金钢大方坯、大型板坯、圆坯、异型坯及近终型连铸技术开发及应用

  

10.现代化热轧宽带钢轧机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关键部件制造

  

11.薄板坯连铸连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关键部件制造

  

14.石油开采用油井管、电站用高压锅炉管及油、气等长距离输送用钢管生产

  

15.H型钢、400MPa及以上螺纹钢筋生产

  

16.冷连轧宽带钢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关键部件制造

  

18.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技术应用

  

19.直径550毫米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

  

20.大型高炉用微孔、超微孔炭砖生产

  

21.优质合成、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

  

22.铁合金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应用

  

1.有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

  

2.铜、铝、铅、锌、镍大中型矿山建设

  

3.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

  

4.硫化矿物无污染强化熔炼工艺开发及应用

  

6.高精铜板、带、箔、管材生产及技术开发

  

7.高精铝板、带、箔及高速薄带铸轧生产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8.轨道交通用高性能金属材料制造

  

9.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

  

10.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深加工产品和陶瓷材料生产

  

11.稀有、稀土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

  

12.锡化合物、锑化合物(不含氧化锑)生产

  

14.超细粉体材料、电子浆料及其制品生产

  

17.高品质镁合金铸造及板、管、型材加工技术开发

  

18.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开发

  

19.焙烧、热压预氧化和细菌氧化提金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

  

1.化工原料矿产资源勘探及大中型化工原料矿山建设

  

2.资源节约和环保型氮肥装置建设以及原料本地化、经济化改造

  

3.优质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合肥生产

  

4.高效、低毒、安全新品种农药及中间体开发生产

  

5.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和改造无机化工生产装置

  

7.新型生物化工产品、专用精细化学品和膜材料生产

  

8.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开发及生产

  

9.有机硅、有机氟及高性能无机氟化工产品生产

  

11.新型染料及其中间体开发及生产

  

13.提高油品质量的炼油及节能降耗装置改造

  

14.大型乙烯建设(东部及沿海80万吨/年及以上、西部60万吨/年及以上)及现有乙烯改扩建

  

15.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

  

16.大型己内酰胺、乙二醇、丙烯腈的生产技术开发和成套设备制造

  

17.大型合成橡胶、合成胶乳和热塑性弹性体先进工艺开发、新产品制造

  

18.新型环保型油剂、助剂等纺织专用化学品生产

  

19.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

  

20.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大型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

  

21.高等级道路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和特种沥青生产

  

23.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和复配技术开发

  

24.20万吨/年及以上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

  

26.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设备生产

  

1.日产4000吨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

  

2.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建筑涂料开发生产

  

3.优质环保型摩擦与密封材料生产

  

4.3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和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

  

5.优质节能复合门窗及五金配件生产

  

6.新型管材(含管件)技术开发制造

  

7.优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装备和节能、安全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

  

8.一次冲洗用水量6升及以下的坐便器、节水型小便、蹲便器及节水控制设备开发生产

  

9.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矿物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开发制造

  

10.新型干法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品生产中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

  

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开发

  

13.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技术开发与生产

  

14.50万吨/年及以上人工砂生产线及其技术装备开发生产

  

15.100万吨/年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建设

  

16.20万立方米/年以上大型石材荒料、30万平方米/年以上超薄复合石材生产

  

17.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生产技术开发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与生产

  

2.重大传染病防治疫苗和药物开发与生产

  

3.新型诊断试剂及生物芯片技术开发与生产

  

4.新型计划生育药物及器具开发与生产(含第三代孕激素的避孕药,第三代宫内节育器等)

  

5.天然药物、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

  

8.医药生物工程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10.大规模药用多肽和核酸合成、发酵生产、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

  

11.药物生产中的膜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手性技术及自控技术等开发和应用

  

12.原料药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

  

13.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及其技术开发

  

14.中药现代化(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开发;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16.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医疗信息技术开发与制造

  

17.早期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开发制造

  

18.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开发制造

  

19.医疗急救及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开发生产

  

1.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及刀具制造

  

2.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交流伺服装置、直线电机制造

  

4.轿车轴承、铁路轴承、精密轴承、低噪音轴承制造

  

5.转轮直径8.5米及以上混流、轴流式水电设备及其关键配套辅机制造

  

6.大型贯流及抽水蓄能水电机组及其关键配套辅机制造

  

7.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成套设备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及其关键配套辅机制造

  

8.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

  

9.40万千瓦级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备制造

  

10.大型、精密、专用铸锻件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11.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

  

12.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等)

  

13.30万吨/年及以上合成氨成套设备制造

  

14.60万吨/年及以上乙烯成套设备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

  

15.集散型(DCS)控制系统及智能化现场仪表开发及制造

  

17.新型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

  

18.自动化焊接设备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19.大型、精密模具及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

  

20.可控气氛及大型真空热处理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21.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设计制造

  

23.粉煤灰储运、利用成套设备制造

  

24.废旧电器、塑料、废旧橡胶回收利用设备制造

  

25.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设备制造

  

26.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系统开发制造

  

27.50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综合采掘、装运成套设备及大型煤矿洗选机械设备制造

  

28.2000万吨级/年及以上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制造

  

30.自动化高速多色成套印刷设备制造

  

31.种、肥、水、药高效施用和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具制造

  

32.5吨/时以上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开发制造

  

33.禽、畜类自动化养殖成套设备制造

  

35.农、林、渔、畜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制造

  

1.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系统设计开发

  

2.自动变速箱、重型汽车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具有自主产权(品牌)的先进、适用汽车、发动机制造

  

3.汽车轻量化及环保型新材料制造

  

4.汽车重要部件的精密锻压、多工位压力成型及铸造

  

5.汽车、摩托车型式试验及维修用检测系统开发制造

  

6.压缩天然气、氢燃料、合成燃料、液化石油气、醇醚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制造

  

7.先进的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集装箱运输车、多轴大型专用车辆

  

8.先进的轿车用柴油发动机开发制造

  

9.城市用低底盘公共汽车开发制造

  

4.直升机总体、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开发制造

  

5.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开发及生产

  

8.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及系统软硬件产品、终端产品开发生产

  

9.航空器地面模拟训练系统开发制造

  

10.航空器地面维修、维护、检测设备开发制造

  

1.符合经济规模的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和纸板生产

  

2.高新技术制浆造纸机械成套设备开发制造

  

3.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加工、制造

  

4.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

  

5.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农用多层薄膜开发、生产

  

6.高技术陶瓷(含工业陶瓷)产品及装备技术开发

  

8.光、机、电子一体缝制机械及特种工业缝纫机开发制造

  

9.天然香料、合成香料新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

  

10.新型、生态型(易降解、易回收、可复用)包装材料研发、生产

  

11.新型塑料保温板、大口径塑料管材(直径0.5米以上)、超低噪音排水塑料管、防渗土工膜、医用塑料等新型塑料产品开发、制造

  

12.高新、数字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开发及应用

  

13.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

  

15.天然食品添加剂原料及生产技术开发应用

  

16.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

  

1.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2.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

  

3.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

  

4.纤维及非纤维用新型聚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葵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生产

  

5.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包括除羊毛以外的其他动物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桑蚕丝、彩色棉花等)产品加工

  

6.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

  

7.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

  

8.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9.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

  

10.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聚乳酸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动植物蛋白纤维等)生产

  

11.纺织、纺机企业生产所需检测、试验仪器开发制造

  

1.节能省地型建筑暨绿色建筑的开发

  

3.低噪声建筑施工机具开发与制造

  

4.住宅高性能外围护结构材料与部件制造

  

6.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7.建筑节水、节能、节地及节材关键技术开发

  

8.智能建筑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制造与集成技术研究

  

9.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技术应用

  

10.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及其施工技术开发

  

1.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数据生产及关键技术开发

  

4.城市交通管制系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6.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

  

13.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住宅部品研发和推广

  

17.城际快速、城市轨道交通(经国家批准)系统开发、建设及车辆制造

  

19.城市照明智能化、绿色照明产品及系统技术开发

  

1.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公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建设

  

3.公路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开发与建设

  

6.公路工程及养护新型机械设备设计制造

  

8.特大跨径桥梁修筑和养护技术开发

  

1.2.5GB/S及以上光同步传输系统建设

  

2.155MB/S及以上数字微波同步传输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

  

3.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制造及建设

  

4.网管监控、七号信令、时钟同步、计费等通信支撑网建设

  

6.智能网等新业务网设备制造及建设

  

15.32波及以上光纤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设备制造

  

16.10GB/S及以上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制造

  

19.数字移动通信(含GSM-R)、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制造

  

20.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及高性能微机、工作站、服务器设备制造

  

21.线宽1.2微米以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

  

23.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

  

2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测试(CAT)、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系统开发生产

  

27.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工模具制造

  

28.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和数字产品用存储卡制造

  

29.新型显示器件、中高分辨率彩色显像管/显示管及玻壳制造及技术开发

  

30.新型(非色散)单模光纤及光纤预制棒制造

  

32.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播放机盘片制造

  

33.只读光盘和可记录光盘复制生产

  

34.数字摄录机、数字录放机、数字电视产品制造

  

36.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监察专用设备开发制造

  

38.6英寸及以上单晶硅、多晶硅及晶片制造

  

43.无线局域网(Wi-Fi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技术开发、设备制造

  

45.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1.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及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中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

  

2.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

  

3.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及农产品贸工农一体化设施建设

  

4.闲置设备、旧货、旧机动车调剂交易市场建设

  

10.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

  

13.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

  

16.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众文化、科普、体育设施建设及产业化运营

  

18.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特殊教育

  

20.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及儿童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2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

  

22.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及其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25.就业创业咨询、辅导、中介及培训服务

  

26.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研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建设

  

27.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科技交流、技术咨询、知识产权及气象、环保、测绘、地震、海洋、技术监督等科技服务

  

28.经济、规划、工程、管理、会计、审计、法律、环保等咨询服务

  

29.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化学试剂、文献信息等科研支撑条件共建共享服务

  

二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3.微咸水、劣质水、海水的开发利用及海水淡化工程

  

4.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

  

9.环境监测体系工程和新型环保技术开发应用

  

10.放射性废物及其它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技术及设备开发、制造

  

11.流动污染源(火车、船舶、汽车等)防治技术开发及应用

  

12.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及材料生产

  

13.电网、信息系统电磁辐射控制技术开发

  

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产品的替代品开发与应用

  

15.废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产品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

  

17."三废"处理用生物菌种和添加剂开发及生产

  

18.含汞废物的汞回收处理技术开发应用及成套设备制造

  

19.重复用水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与使用

  

20.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21.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24.煤气、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及装置开发、成套设备制造

  

26.交流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

  

27.机动车、内燃机车节油技术开发及应用

  

28.新型节能环保家用电器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及技术开发

  

31.新型节能照明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配套的材料、设备技术开发

  

32.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

  

33.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余热发电

  

34.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35.高能耗、污染重的石油、石化、化工行业节能、环保改造

  

36.高效、节能采矿、选矿技术(药剂)及设备开发、成套设备制造

  

38.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开发及综合利用

  

1、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战略性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判断,也是经济社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运行的根本特征。其体现的趋势背景包括: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率,从依赖增量转向调存优增,从传统模式转向创新模式。可概括为“中高速、讲质量、调结构、重创新”。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力量。在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格局中,金融业同样需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增长模式,顺应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适应新常态下的真实需求,理解新常态下的市场诉求。而“创新驱动”是顺应经济新常态,实现金融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2、一、以金融模式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3、在经济新常态战略布局的统领下,经济各领域的深化改革步伐都将加速迈进。消费、投资、进出口的“三驾马车”都将步入“更新升级”阶段。这既包含了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优化和扬弃,更是对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创造和拓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造与国民经济改革推进一脉相承,一些银行对于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更为熟悉,甚至更为适应。通常表现为:一是业务经营依靠规模扩张;二是盈利模式依靠重资本业务;三是市场拓展依靠价格竞争。

  

4、在新常态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同步适应产业格局的调整和升级,跟进新常态的推进步伐,构建符合自身禀赋优势和市场定位的核心竞争力。

  

5、一是理性设定发展预期。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这是新常态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要求。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和盈利模式同样需要遵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规律和运行基调。单体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业务增长不应依赖于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应基于差别化竞争力形成的特色溢价;不应依靠过度承担风险抢占市场,而是具备准确定价能力科学实现风险溢价;不应集中于短期当期收益,而是通过前瞻性规划布局持续获得战略溢价。未来,单体金融机构对其发展速度的预期将必然进一步回归现实、理性。

  

6、二是科学把握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型增长和创新型增长,企业优势专业化、商业运营平台化、盈利机会数据化、行业跨界合作化、客户行为互联网化等新型商业模式将有可能逐渐成为主流。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盈利来源在利率市场化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也面临挑战。原有的收益来源可能变为免费领域,但原有的服务空白也可能变为增值空间。金融机构需要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的来源、形态和价格,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把握商业机遇,将直接的收息收费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收益模式。

  

7、三是创新构建竞争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商业银行既是市场中的竞争参与者,更是实体经济中的金融服务供给者。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代表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意愿和诉求。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论述:在消费领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呈现主流方向;在投资领域,服务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遇将更多涌现,要求新的投融资方式提供支持;在进出口领域,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成为重点。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些依托传统模式构建的竞争优势可能会转化为劣势,萌发阶段的新兴行业领域可能创造更大金融发展空间。这需要商业银行敏锐把握市场的趋势性变化,在产业布局、客户布局、组织架构布局上早思考、早规划、早变革,将创新思维贯穿于经营理念、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产品研发、服务提供的全流程之中,锻造新常态条件下新的服务能力,保持核心竞争力。

  

8、二、以金融产品创新增强服务效力

  

9、产品和服务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点,也是检验金融服务有效性的最直观标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体现为产品服务供给的充分性、效率性和针对性。随着经济新常态和社会现代化变革的不断推进,金融服务的对象、需求和渠道都将产生深刻变化,其特征表现为:

  

10、一是新兴产业行业对金融产品的综合化提出要求。传统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其驱动能力正在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产业格局和企业优势也必将更多建立在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这种变革要求金融产品能够有效契合创新型行业、科技型行业、智力密集型行业的运行发展特点,既要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纵向提供适宜的服务支撑,又要善于把握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定位,横向形成跨界综合化的服务组合。以往单纯重有形资产、重抵质押物、重成熟企业的传统产品模式可能不完全适应我国新常态下产业革新的方向。

  

11、二是新兴企业形态对金融产品的精细化提出要求。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在产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将更多源自市场中新价值的创造。除必要的传统基础性产品外,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金融产品的创设、供给和服务模式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更加需要下沉服务重心,细化服务思维、适应小微特点。

  

12、三是客户行为习惯对金融产品的科技化提出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普及,企业居民的行为将更多依托信息渠道、技术渠道和网络渠道。金融机构也同样需要借助IT新技术的手段创新产品服务、提升管理效率、监测控制风险。这要求金融机构应更加善于理解科技、运用科技,促进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要准确把握社会互联网化对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与互联网经营模式融合和合作,使用新兴的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响应效率、扩大金融覆盖、节约金融成本。同时,要关注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新生风险,用新的技术手段加以应对和管控。

  

13、三、以金融监管创新增强市场活力

  

14、对创新实施有效监管必然要求监管创新。监管的目的是守住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为市场主体构建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面对金融业的深刻变革和创新追求,监管者也必须持续更新监管的方法和手段,主动适应金融创新的趋势性规律,实现“释放活力”和“管住风险”的动态平衡。

  

15、一是要完善优化制度法规体系。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要与深化改革的方向紧密衔接,对于方向性、趋势性的科学金融创新在法律上应给予探索的空间。在经济新常态的框架下,要立足于“中高速、讲质量、调结构、重创新”的基本特征,尊重市场主体的创新规律,使得法律法规体系能够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从银行业的发展角度看,产融结合、投贷联动、信息化展业、多元化的风险管控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修改予以明确和规范,丰富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和手段,使得银行和银行服务的对象在创新上有空间、有活力、有规则。

  

16、二是要完善改进监管方式。更加密切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之间的衔接联动,做好“银行全经营周期”监管的无缝对接。

  

17、三是更新监管工具。强化数据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监管手段,增强指标监测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18、四是科学分类监管。根据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银行战略经营路径,构建适合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释放差异化的发展活力,促进金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共生性。

  

19、五是加强监管协作。跨市场、跨界的金融行为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表现,增强不同金融领域监管者的相互协作,增进监管联动,及时提升监管标准的一致性是防范新生风险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形态,要坚持创新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的原则。监管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跨界套利预期,减少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所谓“创新”行为。真正将金融创新的动机引导到服务真实需求上来,降低“猫鼠博弈”的无谓成本,充分发挥科学金融创新的正向作用。

  

20、经济新常态将推动金融业步入新的改革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是金融适应新常态的根本动力和必由路径。商业银行需要在新常态中寻找机遇、降低转型风险、构建竞争能力,主动适应市场、客户、同业、监管在经济改革进程中呈现的新要求、新变化、新规则,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健康发展。

  

一是:“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国内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目标明确,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光伏、风电接入应用比例提升;同时,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应用衍生新型生态系统,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

  

二是:储能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包括明确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优化电价机制以及鼓励配套等方面,为储能创造有效的电力市场及政策支持环境。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将在本篇讨论以下内容:

  

什么是储能技术储能的应用场景全球和中国的储能发展现状“碳中和”趋势下的储能发展机遇国内储能政策的持续完善国内电化学储能发展空间。

  

电储能是实现电力存储与转换的技术,电化学储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储能即能量的存储;电储能是实现电力存储且包含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单向或双向转换的技术(本篇内容主要讨论电储能)。

  

电储能按照存储原理的不同又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两种:

  

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电化学储能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特别是锂电池储能,具有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大、系统效率高等优点。

  

我们认为,随着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化学储能是未来储能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是储能领域的主要的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中储能可提供:调频、备用、黑启动、调峰、需求响应、峰谷放冲等多种服务,是储能的重要应用领域。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户侧;CNESA根据电力储能项目的主要用途进一步细化,将储能应用场景划分为:电源侧、辅助服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侧和用户侧。

  

除电力系统外,储能在其他应用领域也具备增长空间

  

通信:储能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UPS等领域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并可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以降低设备用电成本。

  

据GGII统计,2020年中国通信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7.4GWh,同比增长23.3%,未来5G基站建设规模加大有望打开通信储能市场空间。

  

数据中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建设推动,数据中心行业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据36氪研究院统计,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958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接近6000亿元。储能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前期数据中心的应用以铅酸电池为主,随着锂离子电池性价比持续提升,未来有望逐步取代铅酸电池成为数据中心主流的储能形式。

  

其他:储能应用领域多样,例如,轨道交通领域配置储能可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等。

  

全球储能项目规模持续增长,抽水蓄能是过去最广泛的储能形式

  

累计装机规模方面: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

  

已投运抽水蓄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72.5GW,占比达90.3%,是过去最广泛的储能应用形式;

  

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4.3GW,占比为7.5%;

  

其中,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3.1GW,占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的的92.0%,是最主要的电化学储能形式。

  

电化学储能增长迅速,锂离子电池储能是主要的新增储能形式

  

新增装机规模方面: 2020年全球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6.5GW,同比增长80.6%。

  

抽水蓄能新增装机规模为1.5GW,占新增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的23.0%;

  

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4.73GW,同比增长63.1%,占新增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的72.8%;

  

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新增装机规模4.65GW,同比增长69.6%,占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的9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增电化学储能市场之一,未来有望持续领先

  

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统计,在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的4.73GW中,

  

地区结构:中国、美国和欧洲占据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投运规模占比分别为33%、30%和23%,合计占比达86%,且均突破GW级大关。

  

项目结构:辅助服务、新能源发电侧、用户侧安装较多,占比分别为29.3%、28.8%和27.3%,电网侧为14.7%;

  

在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的1.56GW中,新能源发电侧装机规模超0.58MW,同比增长438%,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储能发展将持续全球领先。

  

累计装机规模方面: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

  

已投运抽水蓄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1.8GW,占比达89.3%,是过去应用最广泛的储能形式;

  

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27GW,占比为9.2%;

  

其中,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2.90GW,占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的的88.8%,是最主要的电化学储能形式。

  

电化学储能高速发展,新增贡献接近一半

  

新增装机规模方面: 2020年中国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3.2GW,同比增长190.9%。

  

抽水蓄能新增装机规模为1.49GW,2020年全球新增的抽水蓄能项目几乎都来自中国;

  

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1.56GW,同比增长144.9%,占中国全部新增储能项目的48.8%;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新增装机规模1.52GW,同比增长146.0%,占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的97.4%,是主要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新增方式。

  

气候变化威胁形势严峻,“碳中和”势在必行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对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造成全球温升和自然灾害。

  

2016年4月,175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签署《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1.5升温特别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 C,到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根据ECIU的统计,除了已经达成“碳中和”的苏里南和不丹外,已有超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公布“碳中和”相关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

  

新能源应用是碳减排的重要实现方式,储能有望同步受益

  

据CAIT,2018年全球能源活动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6.1%,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加大新能源应用比例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2020年12月,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

  

据IRENA预测,到2050年全球49%的能源消费将来自电力,其中86%来自可再生能源,预计将以风电和光伏为主;到2050年全球光伏和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将有望超过8500GW和6000GW,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具备可观发展空间。

  

新能源应用规模加大,新生态下电力系统对储能配备需求加大

  

新能源具备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会对电力系统带来挑战。

  

储能配置将助力新能源消纳,并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应用规模加大,储能技术将迎来高速发展。

  

储能在新能源比例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发挥多重作用:

  

发电侧:新能源发电侧配储能可以对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进行平滑,提升新能源的电网友好性,推动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电网侧:可提供调峰、调频、调压等功能,提升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用户侧:随着峰谷电价差的拉大及分时电价政策的不断完善,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应用衍生出新型生态系统,将打开市场储能配置需求,以实现降低综合用电成本、促进电能优化配置利用、提高电力自发自用率、支撑微电网稳定运行等功能。

  

目前国内多地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的支持政策或相关要求,多省份要求储能容量配比在10%-20%、储能时长在2小时及以上。

  

此外,青海省对“新能源+储能”、“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中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的省内电网电量,给予0.10元/Kwh运营补贴。

  

各省对于储能政策落实将进一步加大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有望加快储能系统的发展。

  

国家级储能政策密集发布,为储能的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针对新型储能、分时电价、以及新能源消纳等政策进行了完善。

  

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进一步明确。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以及从“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以及“健全‘新能源+储能’项目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政策机制完善。

  

拉大峰谷电价差,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

  

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其中提出了“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的要求,以及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并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

  

明确新增新能源并网消纳规模和储能配比,发电侧储能配套作用凸显。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其中明确:“每年新增的并网消纳规模中,电网企业应承担主要责任,电源企业适当承担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责任”,并在电网企业承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以外,仍有投资建设意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提出“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允许发电企业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并对自建调峰资源的“超过电网企业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挂钩比例(时长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

  

我们认为,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分布式能源应用扩大,无论是发电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配备储能的必要性和需求均大幅上升,政策的逐步完善将为储能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推动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

  

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预计迎来可观增长空间

  

我们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储能及电价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以锂电池为主的新型储能技术有望在相关机制的推动下迎来高速发展契机。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以此计算,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50%。

  

保守场景下,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有望达35.5GW;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和储能相关政策的推动,理想场景下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有望达55.9GW。

  

据赛迪智库预测:到2025年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50GW;到2035年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600GW。

  

我们认为,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体系下,储能有望迎来大规模发展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目标明确,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同时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应用衍生新型生态系统,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

  

国家级及地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得到明确;峰谷电价价差的拉大有望推动用户侧配置储能,项目经济性提升将加大储能市场需求;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利于进一步扩大储能在发电侧的需求和应用空间。行业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将有利于推动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

  

储能发展机遇下的锂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三条主线:

  

锂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逆变器:PCS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市场规模扩大。

  

行业公司: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报告原名:《新能源发展+政策双轮驱动,国内储能行业迈入快车道》

  

作者、分析师:华西证券杨睿李唯嘉

  

获取更多PDF版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链接」


复制成功